药物注射之皮内注射
作者:宣传科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02
作者:宣传科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02
2025年第六期(2025年6月2日 来源:科普中国)
人们常说的打针、扎针,医学术语叫做注射,注射不同于吃药,药物注射到体内后,可快速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并开始起作用。
按药物注入部位的深浅,注射可分为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4种注射方式。但选择哪种注射方式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注射方式对注射部位和药物种类与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皮内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皮肤组织内(表皮层以下,真皮层以上)的注射方式,主要用于部分疫苗接种(接种卡介苗),皮肤过敏测试(青霉素皮试等)和局部麻醉的准备工作(普鲁卡因皮试)等。皮内注射的药剂量一般很少(如0.1毫升),大部分情况是用于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过敏情况,所以注射部位常选择皮肤较薄,颜色较浅的位置,且进行皮肤消毒时不能用安尔碘等有颜色的消毒液,而要用75%的酒精,以便于局部现象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