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注射之皮下注射
作者:宣传科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02
作者:宣传科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02
2025年第六期(2025年6月2日 来源:健康网)
人们常说的打针、扎针,医学术语叫做注射,注射不同于吃药,药物注射到体内后,可快速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并开始起作用。
按药物注入部位的深浅,注射可分为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4种注射方式。但选择哪种注射方式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注射方式对注射部位和药物种类与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皮下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射到真皮层和肌肉层之间的皮下组织内的注射方式,主要适用于不能口服使用但需要迅速达到药效的药物(注射胰岛素、肾上腺素等),部分疫苗接种(麻疹疫苗、甲肝疫苗等),局部麻醉用药等。皮下注射的药剂量一般不少于1毫升,且进行皮下注射时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适用于6~8毫米的长针头),否则容易注射到肌肉层。也可以进行垂直注射(适用于4~6毫米短针头),一般需要提起皮肤形成褶皱再进针。皮下注射可选择的部位有很多,有上臂三角肌下缘处、腹部、后背、大腿外侧和前侧等。需要注意的是,皮下注射应避免在同一位置重复注射,因为在一个部位短时间内反复注射,会增加淤青和硬结的发生率,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率。